request-free-img

云南咖啡种植的卡蒂姆咖啡是属于什么咖啡品种

云南是中国主要的咖啡豆产区。云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有着特有的高原红土,土质肥沃疏松,气候温和,特别适合种植小粒种咖啡。云南咖啡豆最早于1904年由法国传教士引入,至今宾川县朱苦拉乡仍生长着24株有90多年树龄的咖啡树。1914年瑞丽景颇族边民又从缅甸引种于弄贤寨。铁毕卡和波邦这两个经典的优质咖啡品种为云南咖啡早期主要栽培品种。由于这两个品种形态和习性相似,因而两者多混合栽培。波邦顶芽嫩叶为绿色,称绿顶咖啡;铁毕卡顶叶为红铜色,称红顶咖啡。

云南其实最古老的品种是铁皮卡,但是铁皮卡抗病不佳,为了单纯的提高产量,咖啡农开始砍掉风味不错的良种咖啡,种植风味较差、但产量非常高的品种,初期引入的是抗叶锈病的s288,后期有引进了更高产卡蒂姆咖啡豆种。目前云南铁皮卡标志为云南精品咖啡,而云南卡蒂姆咖啡豆则标志为云南小粒。

卡蒂姆 catimor

卡杜拉Caturra是阿拉比卡品种波旁bourbon的一个自然变种,1937年被巴西人发现,继承了波本的血统,所以抗比力比较弱,但是产量却高于波本,高海拔下的卡杜拉有着明亮酸质、香气纯正。提摩Timor是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的种间自然杂交品种,在上世纪40年代在印尼的帝汶被发现,有着较强的叶锈病耐受力,产量高。

1959年,葡萄牙人将巴西卡杜拉与提摩混血,培育出抗病力强的卡蒂姆/卡提摩,目前是商用豆的重要品种,东帝汶曾受葡萄牙殖民四百年,葡萄牙人对东帝汶的咖啡树早有接触。一九五九年,葡萄牙人将巴西的波本突变种卡杜拉移往东帝汶与带有罗布斯塔血统的帝姆混血,居然成功培育出抗病力与产能超强的卡帝姆。一九七零到一九九零年间,叶锈病祸及全球咖啡产国,在国际组织协助下,各产国大力推广卡帝姆来抵抗叶锈病并提高产能。这种高抗病性的植株具有抵挡咖啡叶锈病的能力,因此在20 世纪80 年代被拉丁美洲国家广泛种植。很遗憾,因为帝汶种(又称阿拉布斯塔种)是铁比卡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自然杂交的产物,虽然后者可以赋予它抗病性,但阿拉比卡品种的细腻口感也就此消失了,唯卡帝姆虽继承罗布斯塔抗病力强的优点,也继承了风味差的基因,另外,早期的卡帝姆产能虽大却需遮荫树侍候,否则易枯萎。

云南卡蒂姆咖啡

1992年起,雀巢成立咖啡农业部,专门指导、研究云南咖啡的改良与种植,并引进高产量抗病性强的卡蒂姆,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卡蒂姆有着25%的罗布斯塔血统,而它的罗布斯塔血统也决定了它的味道缺陷:香气不够丰富,而且整体味道苦味重,比较粗浅的草腥味和泥土味、易出现涩味和比较刺激的霉味。但是其优点在于抗病虫害,易于管理,产量大,其亩产量最高可达350kg生豆,比帝汶杂交(Timor)和波旁(bourbon)还多2倍。现已成为云南咖啡产区的主要栽种品种。

目前云南普遍种植的咖啡品种是卡蒂姆及其改良种。也就是市面上人们常说的云南小粒咖啡。现在看来,云南现在大部分种植的是卡蒂姆,种植这个品种的原因是因为卡蒂姆拥有罗布斯塔基因,所以在抗病性方便都会比单一老品种强,并且产量也好,比起娇贵的老品种,抗病力差产量也低,农民们自然更喜欢种卡蒂姆,所以现在云南已经掀起了一阵卡蒂姆风。

在低海拔种植时,卡蒂姆的杯测表现与其它商业品种没有明显优劣之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种植,由于卡蒂姆品种收成时间比传统阿拉比卡品种更短,积累的营养物质更少,因此杯中风味明显逊色于波旁品种、卡杜拉、卡杜艾。

云南为了改善卡蒂姆咖啡风味的负面问题,在种植管理和咖啡生豆处理技术上不断改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