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free-img

通化红梅陈酿高级山葡萄酒

贝贝咖啡同学会推荐:通化红梅陈酿高级山葡萄酒,价格¥35左右。

也是有着干红葡萄酒那强烈的单宁酸气,但一股清净的果香和一丝甜味潜入鼻孔,入口有点甜、轻松爽口、余韵悠长。

喝了一口这个原红梅牌通化陈酿高级山葡萄酒,再注视一下这个90年代喝过de古朴悠久的包装,不禁想起了“葡萄美酒夜光杯”。通化陈酿高级山葡萄酒是干红葡萄酒的工艺融合了果汁葡萄酒的传统口味。

中国是有是有着悠久的葡萄酒历史的,不然也不会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佳句;但这个夜光杯中的葡萄酒,绝对不是当今盛行的源自西方的干红葡萄酒。言必称法国干红葡萄酒的,那可能是葡萄酒品鉴的无知阶段。国产的、实惠的、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普通老百姓真正喜欢的通化陈酿高级山葡萄酒,或许才是真正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葡萄酒。
红梅牌通化陈酿高级山葡萄酒
红梅牌通化陈酿高级山葡萄酒
——————————————-

通化牌高级山葡萄酒本品是选用长白山区的特产—优质的野生山葡萄为原料,经现代先进的酿酒工艺及设备精心酿制而成的高级山葡萄酒。它保留了野生山葡萄的全部营养成分,酒质醇厚,风格独特。是节日庆典宴请宾客的理想用酒。

山葡萄产于高寒地带,具备顽强生命力,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欧亚种葡萄;以山葡萄为原料酿成的山葡萄酒有独特的口感,酸和甜都特别自然。正是原生于中国的山葡萄,为其酿造出的每一瓶山葡萄酒都打上了“中国烙印”,这是真正的“中国创造”,而非“中国制造”。

——————————————-

通化 演绎中国葡萄酒品牌传奇

通化葡萄酒:打造中国葡萄酒名牌
  品饮山葡萄酒,就是品味一种美丽而浪漫的葡萄酒文化。它不仅令人感受到优雅、别致、罗曼蒂克,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崇山峻岭葡萄酒透着山野的清香,满足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一个响亮的名牌产品–通化葡萄酒,用野生崇山峻岭葡萄酿制了经典美酒,成为中国民族葡萄酒产业的一面旗帜。
通化葡萄酒品牌塑造与诚信经营纪实
  伴随着葡萄酒成为风靡世界的流行饮品,一场争夺市场的大战已悄然上演,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商家们纷纷亮出各自的法宝,争分这块诱人的’蛋糕’。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大潮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恪守诚信经营的理念,以一骑绝尘之势,迅速占领市场,实现资本扩张,塑造了响遍全国的名牌产品,其品牌价值也获得极大提升,演绎了通化品牌传奇,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辉的亮点。
酿造’山野’风情 解读’通化’文化
  以天然野生葡萄为原料出品中国葡萄酒特色品牌。
  以优良的品质铸造了’通化’这样一个金字招牌。
  ’酒以城命名,城借酒传世。’使通化市借葡萄酒的美名而传扬。
  高擎中国民族葡萄酒产业大旗与洋品牌相抗衡。
  –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经营之路。
  有60多年葡萄酒酿造历史、地处长白山脉西麓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地上倾情演绎了特色葡萄酒文化,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赋予产品形象以生动的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氛围。在经营定位上,不盲从,不跟风,独辟蹊径,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其品牌塑造经验令国内外葡萄酒产业瞩目。
  葡萄酒,七分种植,三分酿造。没有出色的葡萄何来经典的葡萄酒。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通化’牌葡萄酒是以长白山野生山葡萄为原料酿造而成的。这是一种叫’阿木鲁’(满语)的山葡萄,这种葡萄生长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冬寒夏凉,少雨,日照长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赋予了该山葡萄品种以特殊而优良的内在品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发布的山葡萄内在成分的分析报告表明,这种纯野生山葡萄的各项指标均强于人工栽培的葡萄品种,明朝李时珍、法国科学家曾班教授都曾对山葡萄酒进行科学分析,并得出喝这种纯野生山葡萄酿造而成的原汁山葡萄酒将有利于健康、美容的定论。
  人类的内心渴望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中蕴育着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通化葡萄酒以其纯正的野生山葡萄原料和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独特的传统酿造工艺,醇香的酒质,山葡萄独特的果香、清澈透明的感观,幽雅和谐的口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拥戴。半个多世纪以来,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通化葡萄酒一直被评为省、部、国家名酒和优质酒。荣获各种奖项50余次并名列山葡萄酒之冠,自1954年对外出口以来,远销海内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被誉为 ‘世界葡萄酒中的一颗明珠’。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德、董必武、胡耀邦、彭真、杨尚昆等同志曾到厂视察、并题词给予高度赞扬。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国庆的宴席上,周总理手中拿来敬酒的葡萄酒就是如今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通化牌葡萄酒。在葡萄酒的首批中国名牌评选结果中,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自2001年1月15日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挂牌上市后,公司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在技术力量上,还是在管理上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通化葡萄酒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品牌熠熠生辉,成为国内一流的葡萄酒生产企业。
  作为我国葡萄酒行业中的中型企业和对外出口葡萄酒较早的厂家之一,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无论是在技术力量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拥有雄厚实力。公司现有职工142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人,技术力量雄厚,职工素质高,设备精良,工艺先进,管理经验国内一流。有着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其现有葡萄酒生产线三条,饮料生产线二条,占地面积90000平方米,拥有世界第一大地下橡木桶贮酒窖,面积达10430平方米,可贮藏葡萄原酒30000余吨,年生产能力30000吨。
  这就是通化葡萄酒,是中国葡萄酒产业中的一朵奇葩。以特色为本,诚信为准演绎了民族葡萄酒名牌传奇。
为’通化’正名 打响品牌保卫战
  众所周知,驰名中外的’通化’牌商标属于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当’通化’牌葡萄酒知名度大增,在中国大地上越叫越响,成为妇孺皆知的名牌葡萄酒时,孰料,一些人也借此品牌效应大发不义之财,市场上冒出许多仿冒’通化’葡萄酒。仿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地点甚至已经超越了通化地区的二区五县,长春、河南、湖南、辽宁等地都有厂家将自己生产的葡萄酒冠以’通化’的名义销售,极大损害了’通化葡萄酒’信誉。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通化’被克隆成’通优’;将其专利产品’通化爽口山葡萄酒’的’爽口’二字变成’爽力’、’爽然’;著名产品红梅牌中国通化葡萄酒被’老红梅山葡萄酒’克隆……一些野路子厂家抓住消费者对真正通化葡萄酒的认可心理,纷纷盗用名牌商标’通化’,利用’通化’这块金字招牌,牟取私利,做一些品质差的山葡萄酒来蒙骗消费者,于是,全国各地的假冒通化葡萄酒便泛滥成灾。据行业协会提供的消息,仅2002年1至2月,河南、云南等地就接连爆出查获大量仿冒通化山葡萄酒的案件。
  这些伪劣的低价假山葡萄酒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既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也使’通化’品牌本来良好的市场美誉度落到了尴尬境地,消费者很难辨别孰优孰劣。
  葡萄酒酿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的原汁进厂后都要进入号称世界第一大的地下贮酒窖用橡木桶进行封存,三年后,等葡萄原汁发酵的香气与橡木的香气充分融合后才可以出桶进行制造葡萄酒,而通化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一些无非’三精一水’勾兑的小葡萄酒生产厂家,投资建了厂房,甚至用现成的房子,比如民居、浴池、职工宿舍等等,上了生产线就出酒进行销售,至于那些用大缸盛水,再加入糖精、香精、色素做成的葡萄酒的成本与品质就更不用提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通化’名牌岂容玷污?为维护’通化’牌葡萄酒的信誉,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打响了品牌保卫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为’通化’正名,擦亮金字招牌。公司甚至聘请了一位工商局的局长做知识产权部的经理来进行打假活动,可一家企业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甚至通化这一个地区的职能部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于是那些视法律和道德为无物的不法分子依然在对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权利进行疯狂的践踏。
  现在市场上真正的通化葡萄酒为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酒,由于在橡木桶中多年窖储,其酒色为宝石红,味道纯正,酒瓶为专用瓶,注册商标为’通化’牌,’天池’ 牌。并加有防伪贴。标面多有酒窖图型。并且,为维护’通化’品牌的纯洁度、美誉度,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于数月前正式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冒用,今后非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家再在产品前面或者在商标的显著部位显示’通化’二字,均被视为违法。可以说,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原产地标记认证,说明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具备了为广大喜爱葡萄酒的消费者生产更高层次、更好口味的葡萄酒的能力,并且在法律上真正为 ‘通化’这个品牌树起了防火墙,这将有利于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也有利于消费者品尝到真正的’通化’牌葡萄酒。
  只有品尝到真正的通化葡萄酒,才能享受到真正出自天然的、优雅浪漫的葡萄酒文化。
走’经营’路 提升品牌含金量
  只有掌握了经营的主动权才可赢得市场先机。中国加入WTO后,葡萄酒业面临着一个开放环境下的国际市场竞争局势,许多中国的葡萄酒产业陷入一个误区– 盲从他人,失去自我。为积极参与到国际葡萄酒的市场竞争中去,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特色企业文化激活葡萄酒市场营销脉络,走经营之路,高擎中国民族葡萄酒产业大旗以’特’铸’名’,打造中国葡萄酒业金品牌。
  为增强与国外洋品牌的竞争力,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继承传统,变革创新,吸引新兴消费群体。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来实现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使企业全面创新和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会带来效益的提升,公司下功夫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产品的研发,频频推出新产品:通化解百纳干红葡萄酒、霞多丽干白葡萄酒、金通化干红葡萄酒、以及被称为葡萄酒中的极品的通化雅仕樽冰酒……特别是雅仕樽冰酒,其以中国长白山地区独有山葡萄资源,由加拿大酿酒师Dominic Rivard严格按照加拿大Vine Branch集团的冰葡萄酒生产技术及工艺 指导酿造,在酿造工艺的独创性、原料采集的唯一性、独特性和口味的超凡性,都可以显示通化雅仕樽冰葡萄酒的卓尔不群和高雅名贵,饮用通化雅仕樽冰葡萄酒,让您感受真正的高贵和富有的梦幻感觉。
与此同时,特别注重产品生产品质管理,严格控制各制造环节设立规范流程,加强操作管事,确保各类体系运行切实有效,以卓著的产品品牌和功能,全心为消费者服务。如今,通化葡萄酒已完成了资源优化配置,切入高效经营,实现了品牌效应的最大化,企业核心竞争快速提升。
  多年来,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曾荣获轻工部’优秀质量管理企业’称号和吉林省’先进企业’及’质量管理奖企业’称号。
  通化品牌之所以能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大潮,其奥秘可归纳为:品牌制胜,理念超前,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掷地有声的16个字是一种前瞻性经营思维的体现,多年来,通化把品牌当作一种资产去开发和经营,把品牌当作生命去爱护,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实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团队创新。在与假’通化’宣战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通化品牌的内涵,恪守诚信理念,注入诚信的企业文化、诚信的企业管理、诚信的科技先导等要素,使通化的品牌效应最大化,公司的综合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通化品牌响遍中国。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6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饱含着通化人的智慧和汗水。这个具开放思想和先进理念的经营梯队,打造着响遍中国的葡萄酒名牌。
  当人们迷醉于通化葡萄酒的醇美之际,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酿造自己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

——————————————-

吉林通化 中国山葡萄酒问鼎“3+1”格局

  7月下旬的中国东北边陲吉林通化,热浪布空。这个中国山葡萄酒重镇的东北葡萄酒“酒都”,在机会和名声来临的时刻,并没有获得一种应有的温度———

  6月2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和世界经济论坛(WEF)联袂评估,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通化”入选的2004版“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山葡萄酒”第一次披上世界级的耀眼光环。

  好事成双。2004年下半年,对于中国山葡萄酒是一个新纪元———“半汁”的归隐,给山葡萄酒一个绝好的“补仓”机会;而品牌价值跻身500强,使山葡萄酒平增了市场的“王者风范”。

  立名苦恼

  7月下旬,中国东北边陲鸭绿江岸边的吉林通化热浪袭人。刚刚获得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的山葡萄酒劲旅———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王鹏坐在记者对面却一脸愁容。“我们再也不敢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了,2001年,请了一个吴大维,在央视上做广告,结果仿冒通化葡萄酒的厂家如雨后春笋”王鹏忽然将斜靠在沙发的身子拉直,“原销量4000多万元的山葡萄酒一下跌了3000多万元,一个广告减产1000万。”

  说到假葡萄酒围身苦况,王鹏意兴阑珊:“我们每年用于打假的钱不少于600万元。”通化县县长庞庆波坦言“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对此无能为力”。他表示“目前,在我们县,不合格的酒厂不允许新办,但在通化地区内的很多其他县并没有这样做,还有一些通化人到省外比如河南、湖南等地去生产仿冒制品,我们更没法管。”

  山葡萄酒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使得通化山葡萄酒遍地开花。记者驱车从柳河驶入通化境内,沿途看到“通化山葡萄酒公司”、“通化优质葡萄酒公司”等广告牌高高竖起在道路两边。“很简单,只要有几个罐子,就可以生产葡萄酒了”司机一路点拨。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注册也是“通化”,地名母概念无法使自己立名市场,造成此“通化”非彼“通化”。品牌“泛化”,一个李逵被众多的李鬼困围,真正的吉林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化”山葡萄酒让市场和消费者疑惑。

  业内专家分析,通化葡萄酒“泛化”和葡萄酒执行标准密不可分。中国的葡萄酒业一直在执行着三个标准:国家标准全汁葡萄酒GB/T15037、行业标准、半汁葡萄酒QB/T1980-94和山葡萄酒QB/T1982-94。其中,半汁标准已经寿终正寝;而山葡萄酒的标准是1982年开始制订、属于1992年轻工业部颁布的标准,但目前轻工业部亦不复存在。标准的滞后是通葡遭遇山葡萄酒喽罗干扰的主要原因。

  “全国酿酒工作会议6月22日已在昆明召开,我们期待着在新的国标(全汁)出台之后,马上再制定新的山葡萄酒标准。”通化葡萄酒公司总经理王军毫不掩饰地期盼。

  据了解,“云南会议”将审定新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基本沿用原来的国标的基础上,有的指标作了调整。新国标出台后,山葡萄酒标准将上升为一个国家标准,山葡萄酒生产进入的门槛大大提高,一些没有能力的厂家将被拒之门外。这对山葡萄酒产区的形象的捍卫大有裨益,此举有望在将山葡萄酒与半汁葡萄酒“划清界限”,也有助于生产山葡萄酒的企业促进山葡萄酒制作工艺的提高,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去竞争。

  小路称雄?

  中国葡萄酒产地沿着新疆、河北到山东烟台有一条旱腰带,通化正好是这条旱腰带的拐点。“虽然其他类型的企业对山葡萄酒口诛笔伐,但是山葡萄酒打着‘山’和‘野’的保健卖点,市场反响良好”王军说。

  据了解,目前,山葡萄酒凭借着“山葡萄”、“野葡萄”概念,约占据了葡萄酒近20%的市场份额。

  “原产地保护”的行业条例,已使通葡有了一个特殊的“保护伞”加之黑钙土,冬季寒冷,野生的山葡萄(V.amurensis)占尽地利,通葡的潜在优势不在三“巨头”和新天之下。

  根据记者手里一份〈2003上海星级酒店葡萄酒铺货率排行榜〉,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的“通化”紧咬张裕香格里拉,位居全行业第六。该排行榜源自上海100多家A级酒店和数百家沪上B级酒店调查,有一定的说服力。

  通葡上海地区销售经理吴秀国:“通化葡萄酒在上海地区近年销售成几何级增加,势头看好,不难想象,不久将来,地缘优势、经营业绩和高速成长性会使山葡萄酒在市场占重要的位置。”

  “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具有很多可传播优势,只是以前企业不善于说给目标消费群”,这位专家建议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在进行品牌营销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通化”品牌的四大优势:居于“拐点”的产地、悠久的品牌、良好的产品品质以及经营多年的渠道优势。摒弃“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不仅要造好葡萄酒,还要注重传递信息—————倡导消费者认识真实的“通化”,喜爱醇厚的“通化”,天天喝高品质的通化牌葡萄酒。

  近来,市场沸沸扬扬,传言新天扩张东北,准备收购通葡,记者探问通葡董事长王鹏,王微微一笑:“没有的事。”

  而记者上海采访新天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新天总经理范震却坦言:“新天是和吉林通化长白山分别接触过,他们也有联合的意向,但是有关联合的具体方案还没有最后敲定。”范声明,这有可能是一种股份联合,联合类型很多,收购、参股、品牌合作都是联合。新天要将联合进行到底。

  那么,一旦新天通葡联合,依据山地,“野”性英雄通葡将稳守东北、华北、西北,挥戈向南,攻占大片市场。

  容身“3+1”?

  去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在闹纷纷的争夺战里进一步凸显“3+1”格局。

  张裕“酒庄酒整桶定购”营销策略被市场嘲讽,“解百纳”商标的争论又使其难堪无比,但全年依然实现了20多个亿的销售回款,其行业龙头地位安如磐石。王朝依然被称为是葡萄酒业内盈利最多的企业,为天津市上缴利税高达3.38亿元之多。长城从2002年年底,三兄弟就开始闹整合,一旦联合起来,三家长城互相犄角徒耗内力的时代将划上句号。新天一出世,高张联合大旗,迅速扩张,吞西域和伊犁,大北与海尔、金创、南与昌达、五江以及跨国与正大集团的联合。

  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三巨头”张裕、王朝、长城在国内市场割据态势已经明显化:王朝称霸上海及长三角,长城雄踞华南珠三角,张裕固守华北,三家分割市场,占有中国葡萄酒市场半壁江山。

  业内认为,“三巨头”的普通红酒市场激烈较量,和品行“另类”的山葡萄酒无涉;但事实上,作为中国山葡萄酒老大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却心存余悸。通葡总经理王军向记者毫不遮掩自己处境:“去年,长城、王朝也开始染指低价位甜酒,与我公司争夺市场;张裕最近也与澳大利亚一家公司烟台联手,瞄准‘清爽型’,我们在全国范围遭遇对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系教授马会勤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家都模仿波尔多,可是大家永远也做不了波尔多,山葡萄酒就是因地制宜,突出个性,东北气候寒冷,只有种山葡萄,才能实现地区化特色化。根据葡萄酒的形势,今后肯定要发展,另外,大力发展山葡萄酒,也代表东北农民的利益。从这一点看,山葡萄酒前景光明,总有一天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和张裕、王朝、长城及新天势均力敌。”

——————————————-

通化葡萄酒:为山葡萄酒打上“中国烙印”

  吉林通化地处长白山西麓,这里不仅有着旖旎的风光,更是山葡萄的天堂。就是这里,酿造出了纯美甘甜的山葡萄酒,被誉为中国型葡萄酒。

  通化葡萄酒曾是整整一代人的回忆。可就是这个中国最抢眼的葡萄酒品牌,在中国葡萄酒蒸蒸日上之际,却出现业绩低谷,逐渐淡出消费者视线。

  2004年9月,金六福奇迹的缔造者——新华联入主通化。经过两年饱含激情的革新,通化正重新焕发生命之春。

  笔者有幸采访到了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鸣。

  内外兼修:重塑通化品牌

  2006年9月,新华联集团入主通化整整两年。两年的时间,新华联的精英团队在王晓鸣总经理的带领下,在重塑通化品牌形象上作了很多努力,用王总的话讲就是内外兼修。

  对内讲求品质。“2005年,通化葡萄酒引进了日本5S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葡萄酒质量大大提升。”但在王总的眼里,质量是品质的最低要求。于是,公司成立质量委员会。该质量委员会可以否决总经理的经营决策,这是通化在管理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制度化建设。

  王总列举了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去年有批货物急需出售,但供应商提供的包装有细微瑕疵,被质量委员会判定不合格。在我决定继续出货的情况下,委员会还是根据公司规定坚持不出货。经过慎重思考,我还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虽然这个单子让公司损失了200万元,但这是一次理解质量和品质重要含义的全民教育。”在利益和制度冲突的情况下,正是通化所表现出来企业的正气,为生产优质葡萄酒奠定了基础。

  对外加强宣传。新华联在接手通化之前,通化十年间的广告费只有2000万元。由于宣传力度不够,2004年下半年通化陷入了经营困境。

  王总1997年进入新华联集团,从一个普通的销售到新华联集团执行董事,有着10年的丰富营销经验。他深刻分析了其中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化葡萄酒是在全国都颇有影响力的品牌,因而倍受尊宠。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通化所有员工都一直这么坚信。可是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再醇香的酒都需要靠宣传来与消费者沟通,这样才不会被淡忘。通化陷入困境的原因就是忽略了沟通的重要性。”王总看到了通化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接手通化后加强了对外宣传。

  首先,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把通化山葡萄酒的特点内涵、企业变化告诉消费者。同时加强与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的交流,获得行业内外的信任。

  其次,在2005年3月,通化一举推出23款新产品,并展示了全新的标示系统——新图腾八瓣莲花,让人耳目一新,在业界引起极大震动。接着在全国各地参加了一系列行业会议、新产品推广会,向国内外消费者传达:通化正在为重塑品牌当年辉煌形象,唤醒人们曾经回忆而努力。

  独一无二:走差异化道路

  山葡萄酒被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比欧亚种葡萄劣一等的葡萄。王总在任职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后,一直致力于改变消费者对山葡萄的观念认识。他在行业峰会上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王总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语,为重塑山葡萄品牌形象打下了基础。

  中国葡萄酒的代名词。目前国内大品牌葡萄酒均是以欧亚种葡萄为酿酒原料,口味已与法国葡萄酒没什么差别,同质化现象显而易见。在王总看来,通化山葡萄酒想要重新唤起消费者的回忆,一定要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来。而山葡萄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最具有代表的民族性特征,就是通化葡萄酒走差异化道路的唯一方向。

  山葡萄产于高寒地带,具备顽强生命力,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欧亚种葡萄;以山葡萄为原料酿成的山葡萄酒有独特的口感,酸和甜都特别自然。正是原生于中国的山葡萄,为其酿造出的每一瓶山葡萄酒都打上了“中国烙印”,这是真正的“中国创造”,而非“中国制造”。

  惟其独特,所以追求。2006年6月,通化推出了超级爽口葡萄酒。为了推出这瓶酒,通化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研究。期间,王总否定了无数的创意和提案,目的是为了能生产出一款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的葡萄酒。而且这款葡萄酒要抛弃红酒原本的高雅和沉重,以好玩、简单、亲近为消费诉求。经过一次次的否定和重新设计,终于将瓶装独特、开启方便、口味清爽的超级爽口葡萄酒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让人耳目一新的超级爽口葡萄酒,成为应季主角。

  历久弥新:续写中国红酒新传奇

  通化葡萄酒从1937年开创至今,已有70年的悠长酿酒岁月。

  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通化葡萄酒在消费者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王总对通化品牌的内涵也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说:“以山葡萄酒为主的企业与民族自强不息、自主创新是吻合的,通化保持了民族品牌的独特和唯一。只有这样的一款具有民族特色的酒,在面向全世界的时候,才能从容而自信。”

  70年,通化葡萄酒一路走来坚定沉稳。而新华联集团进入以后的重组,则会让通化爆发出原始的力量,续写中国型红酒的新传奇。

——————————————-

通化市山葡萄酒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2006年,通化市质监局相关人员到烟台等地对山葡萄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回来后向政府上报了调查报告,受到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示该局要进一步加强山葡萄酒市场规范整治工作。为此,该局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第一,走出去,先后两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山东烟台等地学习考察。第二,请进来,请全国葡萄酒鉴评专家和打假专家到通化现场授课。第三,召开座谈会,经过反复推敲论证,向市政府上报了《通化市葡萄酒产业现状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建议》,对全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力求做大、做强、做好通化山葡萄酒这一民族品牌,让这一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通化的骄傲。

  通化市山葡萄酒产业现状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建议

  酒以城命名,城借酒传世。通化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具有盛产山葡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产山葡萄酒有近70年的历史。通化山葡萄酒作为通化一种最具历史文化传统的饮料酒,它特有的风格、完善的生产工艺、丰富的生产经验加之规范的现代化管理,使其产品品质优良、口味醇正,履获国家级殊荣和奖励,响誉国内外。多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集体致力于通化山葡萄酒这一传统品牌的发扬光大,下大力气使全市山葡萄酒产业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山葡萄酒制假造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化山葡萄酒这一民族品牌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通化山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通化市山葡萄酒产业作为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的龙头,在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下迅速发展壮大。1997年全市山葡萄酒企业仅有14户,生产能力不超过2万吨。2002 年全市注册山葡萄酒生产企业157户,年产量超过6万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实现利税近1亿元。2003年,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整顿规范,全市注册山葡萄酒生产企业93户,其中纳入统计口径的规模以上企业8户。2006年,全市有76户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还有部分企业正在积极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吉林省名牌产品3个,“通化山葡萄酒”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3户企业被国家和省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时,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山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小葡萄酒厂受利益驱动,生产低质低价的山葡萄酒,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特别是2002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曝光4家小酒厂生产假冒伪劣山葡萄酒,严重败坏了通化山葡萄酒的声誉。2003年初,市政府下发了《通化市葡萄酒生产企业整顿规范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全市葡萄酒行业整顿规范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局采取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发动群众参与打假,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提前抽样检验,加大统检力度,提高葡萄酒检验人员整体水平,增强葡萄酒检验检测能力和举办葡萄酒鉴评年会等8项措施对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整顿规范。2005年以来,我局又按照省局要求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建立了辖区打假责任制,组织了联合统一检查,使葡萄酒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6年我局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葡萄酒专项整治先进单位”。但是,也存在一些严重影响我市山葡萄酒产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标签标注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小企业不按国家《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要求进行标注,混淆产品产地和产品名称,利用产品标签弄虚作假。二是感官评价不合格的问题。从国家监督抽查反映出,一些葡萄酒感官评价达不到要求。三是原汁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问题。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不得添加合成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达到这一标准要求,在山葡萄酒生产中超标准、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四是概念混淆问题。一些企业以山葡萄配制酒当作山葡萄酒生产。

  二、通化山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发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企业仅是堵、打、规范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些企业投资的浪费,是不是能通过引导扶持这些企业走生产山葡萄配制酒之路?我们认真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山葡萄酒整治工作的经验,组织专家进行了研讨。我们认为,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通化山葡萄酒城”战略决策,这是提升产业链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必须要依托所拥有的优质山葡萄资源,打造高档山葡萄酒品牌,大力发展中档山葡萄酒,规范发展山葡萄配制酒,促进山葡萄酒及其配制酒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山葡萄酒城的建设。

  (一)以优质山葡萄酒品牌作带动。现在国内葡萄酒基本分为两大类型,家葡萄酒以“王朝”、“张裕”驰名,山葡萄酒以“通化山葡萄酒”驰名。我们必须全力做大、做强、做好这一品牌,保证高档通化山葡萄酒的质量,进而提升它的品牌价值,达到三分天下占其一的目标。2006年“通化山葡萄酒”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4户企业的28个山葡萄酒品种获准使用“通化山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其中通化天池山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2006年全省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先进企业。2007年还将有1户企业获准使用“通化山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以这5户山葡萄酒企业为龙头,严格按照国家刚刚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通化山葡萄酒》(GB/T20820)标准组织生产。对符合条件申报中国名牌、吉林省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指导按此标准组织生产,打造通化高档山葡萄酒诚信品牌,带动通化山葡萄酒产业整体发展。

  (二)以传统山葡萄酒作支撑。近年来,我市一些中型山葡萄酒企业发展迅速,企业资金较雄厚,设备较先进,生产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特色产品储备,适合发展中档山葡萄酒产品。对这些企业,根据他们的实际质量状况,进行重点帮扶,指导建立质量、标准体系,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山葡萄酒产品,严格按新颁布的《葡萄酒》(GB15037)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为打造通化山葡萄酒城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山葡萄配制酒作补充。国家《饮料酒分类》(GB/T17204)中配制酒(露酒)是指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其他类配制酒(露酒)是指以不同酒种直接混合、调配,或加入果汁、食品添加剂、充二氧化碳再制成的酒。为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我市具备了生产山葡萄配制酒的三个条件,一是山葡萄配制酒能迎合大众消费群体的需求,消费有市场。二是可以解决部分企业的生产问题和职工的就业问题,避免原来上的一些设备浪费,有利于把企业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三是2007年我们向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请示了关于生产“葡萄露酒”的有关问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明确答复如下:

  一是2003年国家经贸委“废止《半汁山葡萄酒》(QB/T1980-1994)行业标准”公告的意思是企业可以按照“原半汁山葡萄酒”工艺生产产品,但其产品名称不得以“山葡萄酒”冠名。

  二是我国饮料酒分类标准中“配制酒(露酒)”是一类产品的统称,具体产品应根据其工艺特点合理命名。如“某某配制酒”、“某某露酒”等。

  三是在以山葡萄酒为酒基的配制酒产品中,除“加香山葡萄酒”有明确定义,其他的产品没有具体规定,其名称可称为“葡萄配制酒”或“葡萄露酒”等。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该支持多数中小企业生产以山葡萄原酒为酒基的配制酒,特别是支持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中小山葡萄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配制酒。同时,研制生产以山葡萄原酒为酒基,添加具有保健等功能的辅助原料,提高酒的口感,突出酒的特色功能,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高档山葡萄配制酒产品。

  (四)以品种的多元化为发展方向。通化山葡萄属东亚类种群,无化学污染,具有“单宁多酚类物质”、干浸物含量高,糖度低等,是一种特种葡萄酒,除了可生产常规的干型、甜型、加气等山葡萄酒品种外,也可以生产无醇山葡萄酒、低醇山葡萄酒等特殊口味的山葡萄酒,而且口感独特,典型性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市场增加了对低酒精度的饮料酒的需求,我地区的无醇、低醇山葡萄酒销量逐年增加。因此,打破同质化,发展多口味是我市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

  三、通化山葡萄酒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打造国家优质山葡萄酒基地。今年,通化市被列入“国家优质山葡萄酒生产基地”试点,以此为契机,我局成立了“通化市创建优质山葡萄酒生产基地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优质山葡萄酒生产基地实施方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突破口,打造优质山葡萄酒生产基地。一是市政府加大国家优质山葡萄酒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力度,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各县(市、区)政府的责任。二是市政府召开全市各葡萄酒企业厂长(经理)和所在县(市)人民政府领导参加的创建会议,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三是开展以督促企业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持续生产质量合格产品的整治检查活动,对以山葡萄配制酒假冒山葡萄酒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四是组织力量对全市山葡萄酒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的产品质量抽查,全面掌握产品质量状况。五是实行分类管理,扶优治劣。各县(市)政府会同质监部门,根据企业生产能力、生产品种和质量保证能力,将企业划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六是加强监管巡查,规范包装标识。把山葡萄酒企业是否是按照标准生产以及产品包装标识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七是抓山葡萄基地建设。指导从山葡萄的种植、施肥、农药使用到田间日常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管理,从根本上保证通化山葡萄酒特色,以此提升我市山葡萄酒的声誉和知名度。

  (二)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作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指使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生产,质量、特色或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的,并按法定程序批准以地理标志名称命名的产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2006年“通化山葡萄酒”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我们将充分发挥市政府地理标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积极负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管理使用,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先进企业奖励制度,激励企业积极使用标志,促进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避免地理标志产品遭受各种假冒行为的侵害,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发挥国检中心的作用。为保证山葡萄酒产业顺利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果酒及果蔬饮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06年10月18日落成,中心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国内惟一一家果酒及果蔬饮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认证和授权的检验项目共有36类,360项,检测能力和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的葡萄酒实验室标准,在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中可与4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互认。目前,这一中心已经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承担国家山葡萄酒、果酒及果蔬饮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及定期监督检验,山葡萄酒国家标准的起草,新产品的研发,各种委托检验、仲裁检验、质量鉴定等项工作,为第一时间掌握山葡萄酒及其配制酒的质量状况,及时控制和处理出现的问题提供保证。今年3季度,国家葡萄酒统检任务已落实到国检中心。

  (四)做好葡萄配制酒标准制定工作。国家已经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通化山葡萄酒》和《葡萄酒》国家标准。我们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制定《山葡萄配制酒》吉林省地方标准,进而把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规范中小山葡萄酒企业的生产行为,解决由于标准问题造成我市山葡萄酒产品在国家抽检中不合格的问题,挽回通化山葡萄酒的声誉。

  (五)发挥打假长效机制的作用。2006年,我局向市政府呈报了关于整治和规范通化山葡萄酒生产和销售秩序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通化市整治和规范山葡萄酒生产销售秩序若干制度》。此外,我局还建立了企业质量档案管理制度和源头打假责任制,实行了产品质量举报奖励制度、协同打假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这些制度为规范山葡萄酒产业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落实上有困难。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实行质量“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等制度,确保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处。

  (六)加强人员培训。根据我市部分中小山葡萄酒生产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溃乏的现状,加大对全市山葡萄酒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聘请国家级山葡萄酒质量专家和评酒专家,从山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山葡萄酒标准体系、山葡萄酒质量鉴别、化验室建设、山葡萄酒理化指标检验、山葡萄酒卫生指标检验、山葡萄酒的感官检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重点进行山葡萄配制酒的培训,为提高我市山葡萄酒产业整体素质,规范山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做些切实可行的基础工作。

  (七)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各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山葡萄酒质量监督检查的结果,召开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和山葡萄酒鉴评年会的评选结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予以曝光,对名牌产品和产品质量长期保持稳定的生产企业予以公告,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观念,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中央电视台专业栏目(如每日农经等)等大型媒体宣传通化山葡萄的丰富资源优势和通化山葡萄酒作为国家特种山葡萄酒的独特魅力、山葡萄酒生产工艺及产品分类等,宣传通化山葡萄酒及其配制酒的文化内涵,保健和药用功能,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让通化山葡萄酒真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著名品牌。